LHCb团队发现重子中的CP不守恒

2025-03-27 16:00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NHEPSDC

3月2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合作组报告了一项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该发现深化了人们对物质与反物质之间微妙但深远差异的理解。通过对LHCb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这个国际团队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像质子和中子这样的重子粒子(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受到自然基本定律中一种镜像不对称性(叫做电荷共轭-宇称CP对称不守恒,或者CP破坏)的影响,这种不对称性导致物质和反物质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这一发现为解释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为何符合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提供了新的途径,让人们对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LHCb实验装置

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首次在一类被称为介子的粒子中观察到CP不守恒现象,这类粒子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此后,这一现象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粒子物理研究课题。尽管理论预测认为,由三个夸克组成的重子也会存在CP不守恒,但直到现在才在LHCb发现了重子中CP不守恒的线索。

这项重要发现的核心研究团队主要由LHCb实验合作组的中国科学家构成,成员包括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杨雪婷、清华大学博士后戴鑫琛、北京大学张艳席助理教授、高原宁院士、杨振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谢跃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钱文斌副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缮真副研究员等人。

LHCb合作组是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的重要用户团队,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于2018年为LHCb国际合作组建立了全球高能物理数据网格WLCG二级站点,为来自全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科学家提供数据服务。2024年,在高原宁院士与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共同努力下建成亚洲唯一、全球第九个LHCb一级站点,将LHCb实验约10%的数据保存到数据中心,为LHCb合作组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处理和科学计算等服务,受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LHCb合作组的高度评价 。

论文链接:

https://arxiv.org/abs/2503.16954

相关新闻
热点新闻
投票
查看结果
Tags

站点地图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 2025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UJCMS

京ICP备05002857号-1